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的关键突破口,通过企业牵头、高校院所等多方参与的方式,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合体,形成创新合力,推动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北京市作为全国的政治与经济中心,科教资源与创新资源丰富,有责任胸怀“国之大者”,推进有组织科研攻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但目前,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仍然存在企业创新主动性不够、与高校院所合作信心不足、融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深圳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先进做法,并对其予以吸收借鉴,提出加快推动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为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制度的持续完善和全面推广提供参考。
现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多次强调要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统筹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体系化、任务型的协同创新模式,聚力突破产业安全[2]、国家安全的重大技术瓶颈。为探索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北京路径,2023年1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旨在高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协同攻关,进一步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仍然存在企业创新主动性不够、与高校院所合作信心不足、融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深圳市作为“创新之都”,体制机制较为灵活,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深圳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并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出加快推动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的短板
(一)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
随着产学研一体化、创新联合体等有组织科研方式的逐渐兴起,北京市构建起错位发展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创新体系。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面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北京市2022年首批布局和培育了16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前沿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支持企业等创新主体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上下游企业组建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熟化、二次开发、工程化和系统集成应用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推行,首批工程硕博士已入企开展专业实践。
在要素保障方面,设立科创基金助力成果转化,如北京科创基金与高校院所、科学家合作成立15支基金,成为一大批顶级人才、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助力。
(二)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短板
尽管北京市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短板。
一是企业缺乏创新主动性。现阶段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是企业出资金、学研方出技术与人力。受限于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与资金实力以及技术创新的“外部性”特征,真正具有强烈创新需求和意愿的企业非常有限。
二是与高校院所合作信心不足。一方面,一些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彰显,缺乏主导作用与话语权;另一方面,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整体上看成熟度不高,企业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合作意愿不强。
三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有待完善。创新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尚不够明确,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并未完整构建,高校院所对将知识或技术毫无保留地转让给企业存有顾虑,导致参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企业获益较少,部分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难以走向市场。
二、深圳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
深圳作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持续推动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3],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布局。
在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方面,深圳已建成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类别多样的科创平台载体,同时打造了多家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搭建了大科学装置平台、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等科技基础设施。下一步,深圳市将持续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着力促进技术创新与科技赋能。
在产业学院和创新基地建设方面,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45家特色产业学院,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7家产学研基地。此外,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开展多元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231所,孵化企业1346家,产业合作金额累计超29亿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校企协同育人“九个共同”模式,形成“政府出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共享”的职业教育深圳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
在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深圳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构建,开展知识产权化试点,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此外,深圳市构建严格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探索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企业、高校院所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坚实保障。
在科技金融支撑方面,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并发起设立的深圳天使母基金覆盖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个未来产业,规模高达100亿元,旨在为有潜力的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与增值服务。为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深圳发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20条”,通过优化科技信贷、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债券、强化科技保险作用等方式,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三、深圳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做法
(一)市场牵引动力强,企业发展具有充分决策权
一是以企业为主导。深圳市加快对产学研深度融合自主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并形成典型路径,该路径以企业为主体、“4个90%”为鲜明特色,90%以上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研发机构、职务发明专利都产生于企业。
二是建立产业专项引导基金。一方面,加强金融支撑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服务;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重视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支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如深圳市政府出资并牵头设立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充分的自主投资决策权,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前沿技术企业等的挖掘和培育,推动资金快速投入项目、加速成果落地应用。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技术与人才双向流动
一是支持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依托科技领军企业、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掌握市场需求、集成科技创新、汇聚平台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组建企业牵头、科研力量支撑、广泛联合各类创新资源的创新联合体,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强化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答题”的联合攻关模式,推动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二是多方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如深圳大学牵头与产业链、创新链合作伙伴共建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围绕大数据关键技术攻关、核心系统研发、产业孵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长效合作;深圳广电联合AI龙头企业——华为、腾讯、百度等组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内容生产和视频传播等方面为媒体赋能。
(三)人才引培力度大,高级人才服务保障规格高
一是建立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制度。允许深圳市高校教师、科研人员通过兼职工作取得合法报酬,加强科技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高效流动;同时,通过实施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加强人才的双向流动,激活高校科研队伍,开拓高校人才引进渠道,实现学历与工作能力双提升。
二是制定高规格服务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推出“孔雀计划”,对纳入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最高可享受300万元的政策补贴,并对其配偶及子女给予福利保障。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专项资金资助和创业支持。同时,对符合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的人才可享受相关部门一对一交流服务。
(四)成果转化意识足,形成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一是出台促进科技创新的相关文件。2022年深圳在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学校+”模式,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院所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强化提升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能力。
二是鼓励高校院所灵活设立产业基金。如深圳大学设立科研项目启动资金,校内教师创业期间可申请该资金,强化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创业成果的培育和产出。
三是建立科技成果考核及社会公开机制。深圳市着力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建立科技成果社会公开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入考核体系。
四、推动北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鼓励创新机制探索,面向市场需求推动跨界融合
一是面向现有平台探索机制创新。北京市现有多类成效显著的创新平台,如硬科技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高品质科技园区等,后续可瞄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前沿技术需求,实现创新平台能级跃升,打造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标杆。
二是梳理产业图谱形成需求目录。围绕北京科创中心的定位,收集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新锐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目录,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需求目录搭建合作平台,共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基地。
三是聚焦市场需求推动跨界融合。通过领军企业牵头,与国内外头部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组建领军企业、高精尖企业、高端研发机构等多主体的技术创新联盟[4],突破关键技术,力争涌现一批行业前沿科技重大创新成果。
(二)完善双向鼓励政策,探索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一是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激励和评价体系。通过采取政府补贴等形式,激发高校院所师生和企业双向参与积极性,培育形成良好的科技合作生态。
二是强化高校院所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作用。建立“企业出题、高校及科研院所答题”的长效科技合作机制。推动成果评估评价改革,围绕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
三是破除高校院所与企业间人才双向流动的机制障碍。探索“学术休假”制度,鼓励高校院所定期选派科研人员到产业界兼职,明确制度安排和待遇保障。用好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机制,培育产业急需人才。鼓励企业资深技术与管理人才进入高校,激发高校师资队伍创新活力。
(三)强化顶尖人才引培,孕育人才科技创新丰厚土壤
一是加快推动顶尖人才所需“软环境”建设。在人才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社区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
二是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针对目前科研人才薪酬激励不足等问题,未来仍需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激励的差异性制定专项政策,提升高端科技人才积极性。
三是完善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战略人才引进发展规划。以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为导向,规划设立专项人才引进基金,在经费支配、成果使用、组合研发等方面给予更大的自主权。
(四)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构筑产学研融合有力支撑
一是进一步为融合创新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北京市自然基金共同设立联合基金。着力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保险、专利化等方式支持深度融合创新项目。
二是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推进落实首都金融领域扩大开放举措,营造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格局。
三是提升服务境内外投资者及配置全球资产的能力。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等与外资研发中心加强交流合作,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薛莉,陈钢,张白云.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综述:热点主题及发展脉络[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2):1-8.
[2]朱焕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育科技领军企业[N].科技日报,2023-06-12.
[3]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国科发区〔2020〕187号).2020-07-04.
[4]王春蕊.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N].河北日报,2022-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