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大大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新型工业化成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市坚持将高质量发展贯穿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持续巩固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01 北京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基础
高精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22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9%,已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以及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新材料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精尖”已成为北京产业发展的鲜亮底色。
图1 北京市两个万亿级及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科创体系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北京积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国家实验室体系和9家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打造7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77个,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一批原创科研成果相继涌现。
图2 北京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
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根据国家战略目标及北京市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产业筑基和强链补链工程,出台实施方案,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领域核心技术和先进产品不断取得突破,同时积极锚定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
绿色智能高端转型成效明显。打造了3个产值过百亿的标杆性“灯塔工厂”、10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标杆企业,培育了10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收入超20亿元)、21家智能制造单项冠军,创建了49家绿色工厂、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步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2023年,京津冀工业增加值达到2.43万亿元。三地共同打造“六链五群五廊”,优化区域协同布局。
图3 2013年-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万亿元)
02 北京市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
一是原创性前瞻性科技创新能力仍需加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了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压力,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犹存,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缺乏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颠覆性创新能力。
二是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需持续发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尚未形成有效突破机制,5G、先进算力等领域迭代升级再引领的难度较大,人工智能底层创新推动技术跨越能力仍需加强。部分新兴领域还未形成有效支撑,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成本及场景应用方面压力较大;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已经进行了多方位布局,但当前产业化路径、商用市场的开拓仍未完全贯通。
三是京津冀产业协同仍需加大力度。三地产业协同配套水平不高,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本地配套率低,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尚未有效落地,工业互联网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产业疏解转移更多体现在空间上的挪移,尚未形成产业集聚、产业联动和产业协作效应。此外,三地成果转化承接能力较弱,流向津冀的成交额占比不足流向京津冀以外地区的10%,就近转化效果不显著。
03 北京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着力点
积极优化高精尖产业结构。巩固壮大现有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持续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精尖产业集群,推动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扩大关键环节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对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氢能等产业的支持培育力度,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重点产业环节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聚焦关键产业链卡点堵点,持续实施产业筑基和强链补链工程,支持链主企业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开展技术产品攻关,对标关键核心需求倒逼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成果。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赋能。支持龙头企业以平台赋能助力提升数字化水平,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行业型平台。支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标杆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在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服务等环节实现数字化集成。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支持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垂直领域的创新应用。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实行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面向重点行业,在生产制造全流程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典型应用场景。推进工业园区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提高园区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管理水平。
深化三地产业协同区域联动。落实京津冀产业协同实施方案,围绕“六链五群五廊”建设任务,深入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聚焦六链,加快形成产业链协同联动;面向五群,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围绕五廊,构建以跨区域合作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及生态。
作 者
常宁,中级咨询师,长期关注研究高精尖产业、产业规划、区域经济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