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为抢占新一轮科技竞争制高点,全球各国掀起AI发展热潮,在国家人工智能产业规划部署的指引下,北上广深“头雁城市”率先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工智能政策支撑体系。本文以2017年国家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起点,以分析四大城市的政策异同点为抓手,深入剖析北上广深人工智能政策的侧重点和独特性,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上海、北京发布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数量领先,上海政策类型最为丰富
北上广深四地均致力打造“体系完备、要素齐全、支撑有力”的全方位政策支撑体系,多维联动、多措并举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从政策发布数量来看,自2017年以来,上海、北京两地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领先,分别为10项、9项(不完全统计);广州、深圳两地次之,各有5项。从政策类型来看,四地均出台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或“行动方案”。北京市政策以“计划、方案、措施”为主,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出台首个地方性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上海市政策类型较为丰富,出台政策涵盖“条例、规划、意见、措施、方案”等,是四地中唯一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规划的城市;广州市出台行动计划“三部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深圳市“立法+政策”双管齐下,最早探索创新出台地方性人工智能发展条例,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工智能治理规则。
表1 四地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表格信息来源:优发国际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二、四地均聚焦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上海、北京规划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领先
北上广深四地均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要战略,聚焦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通过政策体系引领,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全方位应用。北京市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规划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带动形成超万亿元的产业规模。上海市聚焦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规划到2025年实现4000亿元的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广州市旨在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深圳市积极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努力创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优发国际绘制
图1 四地人工智能产业战略定位
三、北京侧重支持技术攻关,上海侧重支持应用,广州、深圳侧重支持平台建设
北上广深四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竞跑“未来赛道”,但政策支持侧重点各不相同。北京市侧重支持技术原始创新,重磅支持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关,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攻关最高支持1亿元;同时,聚集支持人工智能的底层基础算力,对智算中心建设和企业使用算力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和200万元资金支持。上海市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应用,支持人工智能试点场景应用,对重大专项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广州市聚焦推动人工智能集聚发展,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创新中心及研发机构分层分档给予支持。深圳市侧重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与技术科研攻关,最高均支持500万元。
四地均设立了不同规模的产业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产业能级提升、企业方阵壮大。具体来看,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设立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广州市设立区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南沙区和海珠区)。设立时间上,上海市最早于2019年8月设立首期100亿元的产业基金,深圳、北京两地均于2023年设立。基金规模上,上海、深圳两地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规模遥遥领先,均达到1000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优发国际绘制
图2 四地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总体看来,北上广深作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头雁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清晰明确,均通过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推动产业蓬勃健康持续发展,但四地的政策特色和支持侧重点各有不同。
北京市技术引领、突出科研资源优势,聚焦基础技术领域,侧重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
上海市应用引领、突出开放生态优势,依托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丰富的商用场景,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为实体经济赋智赋能。
广州市产业引领、突出信息产业优势,聚焦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产业园区和大模型集聚区,助推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生态引领、突出技术平台优势,聚焦重点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坚持基础研究和落地应用交互并进,助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
作 者
马梦娟,长期关注研究人工智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