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治理实施指南》于2024年12月1日全面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数据治理工作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而且为国有企业的数据治理树立明确的方向。近日,国家数据局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意见,提出到2027年底,企业数据、公共数据、个人信息合规高效流通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为繁荣数据市场、释放数据价值提供坚强保障。
本文从数据治理的角度出发,浅析国有企业数据治理的现状与难点,以及相关策略建议,为国有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参考。
一、数据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数据治理工作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政策、标准和流程,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性和可用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治理的作用非常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数据质量
作为数据治理的基础,数据质量影响到数据的应用效果。许多国有企业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规范,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提高数据质量不仅能够根据监管要求准确、及时、全面地报送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保障数据安全
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长的运营周期,其信息系统和数据资产积累多年,形成了复杂的IT环境。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既要保证新系统的安全性,又要确保旧系统的平稳运行,避免因系统升级或迁移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泄露。通过数据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可以有效预防数据泄露和滥用,保护企业及其客户的利益。
提升数据价值
国有企业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若能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必将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不仅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还可以发现潜在的业务机会,优化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数据治理的现状与难点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意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并已开展相关工作,在数据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难点。
政策与合规要求较高
随着国家数据局等相关部门的成立,国有企业受到国家政策法规以及相应管理部门监管力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高质量的数据报送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对国有企业的数据报送提出较高要求。
数据标准不统一
国有企业业务较多,组织层级繁杂,产权、业务、组织管理等结构复杂。所属分子公司的产权、财务、人事、行政、采购等方面的管理模式也不同,并且建设了众多业务系统。随着信息化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导致多个信息化项目建设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在数据应用阶段难以实现跨项目的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影响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数据共享与开放要求高
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国有企业有责任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数据,支持政府决策和社会创新。这对国有企业数据治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企业不仅要做好内部的数据治理工作,还要积极参与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生态体系。
三、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治理策略建议
(一)依据政策合规要求,优化数据治理顶层设计
在进行数据治理时,国有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行业特定的数据安全规定。建议根据企业特点,成立专门的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数据治理战略和政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数据管理工作。该委员会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主任,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灵活开放的数据治理框架,并持续优化数据治理策略。
(二)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优化数据资产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客户数据、财务数据、运营数据等),为每类数据设定相应的标准,为后续数据管理机制打下基础。建立完善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实现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自有业务数据、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等多种渠道收集企业内外部的数据资源,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将数据应用于业务决策、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领域,汲取数据价值,发挥数据的最大效用。
图片来源:京东云-数据安全白皮书
图1 数据全生命周期
(三)提升数据共享与开放能力,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搭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共享平台,支持多源数据的接入、存储、处理和分发,确保数据在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并确保数据共享平台与其他系统(如业务系统、第三方平台)的兼容性,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利用。
作 者
蔡晨阳,从事信息化领域研究工作
陈 欣,咨询工程师(投资),从事信息化领域研究工作